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 ——“白说”《道德经》 ,妙趣横生!
点击上方佛教慧日可以订阅哦!
当他遇到祂时,正是忙碌的、困惑的,急切地寻找精神上的突破。
而祂,一如两千四百年前的那位老者,字字珠玑,意味深长。
在圣人之言中,他汲取着生命的智慧,改变着对于天地万物的认知。
他说,他愿意做一个粗浅的导游,引导大家去体会祂的深刻哲理,学习为人处世的智慧。
祂,是《道德经》;他,是白岩松。
(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)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x03397c3e8v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2015年,白岩松走进上海同济大学,以一场精彩绝伦的“白说”《道德经》,解构《道德经》中的质朴学问,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。
中国字中最重要的是哪个字?其实对于中国自身的文化来说,“道”这个字太重要了。道德、道路、道理,在老子的《道德经》里,“道”字带有天然的几种意思,它是一种实际的存在,更重要的是一种天地间运行的规律。
以其无私,故能成其私
有一句对我影响很大的话:人,越是无私,得到的东西就越多。我把它简读为所谓的“无私为大私”。
在《道德经》里,强调了“天长地久”这句话。天地为什么长?为什么久?因为不自生,不为自己,所有的事都为了别人,最后最长久。因此老子得出了这样一个道理:因其无私才能成其私。这个“私”不再是物质的概念,而是一种更大的个人成就。
愚人之心
老子倡导大智若愚。我们现代人误解了这个“愚”字,认为这是一种“厚黑学”,鼓励拥有大智慧的人装傻。实际上,老子一次又一次地把“道”比作水和婴儿。
因此这个“愚”,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装傻,而是一种质朴的、原生的、婴儿一样的状态。他觉得越是有大智慧的人,就越应该有这种质朴,这多重要啊!
上士闻道,仅能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
老子在《道德经》里将人分成几类:最上等的人,听到了真理立即去行动;中等的人,一边行动一边将信将疑,这是现实中很多人的心态;而最糟糕的,是听完这种好的道理,不加思考就报以骂声。但老子说很好,不被骂的不是好道理。
○
○
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
我让学生在抄《道德经》的时候,挑出印象最深刻的十句话来。被选出来最多的是,“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”。就是不管多狂的风,都不会刮一整天;不管多大的雨,都不会不停地下。
我觉得这句话,是我特别愿意讲给现代的年轻人听的,因为这有一个巨大的心理支撑作用。人生中,你经常会遭遇很狂的风来打击你,也经常会遭受大雨劈头盖脸倾盆而下,让你觉得世界末日都来临了。但是,要相信不管多大的风都会过去,不管多大的雨都会停下,这个时候,你获取的心理支撑将是巨大的。
天之道,利而不害;人之道,为而不争
《道德经》的开篇是朦胧美,“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”但到了结尾的时候,斩钉截铁,“天之道,利而不害;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”这14个字恰恰说明了老子《道德经》中最重要的精髓,或者说老子《道德经》的道,就在这14个字里。
老子认为,“为而不争”是最好的为,这是一种路径和方法论;而他的“天之道”,从做人的角度来说,又值得我们借鉴。
远方的人是你的熟人,远方的事也与你有关,你要去做利而不害的这一个。而当你做自己的时候,一生永远的“为”——永不争,因你不争,便没人与你争,你不会有任何的怨尤。当你不争了,就会静下来;当你静下来,你就会幸福。
往期精彩回顾:
声明:本文视频、图片来源于网络,文章内容由「佛教慧日」微信平台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